由博物馆镇馆之宝浅谈中西方美术差异

点击数:565 | 发布时间:2025-02-19 | 来源:www.biu461.com

    博物馆历史悠久,而今天博物馆学[Mu网站优化logy]更是已经被当做一门学科的来研究,巴赞[GermainBazin]曾说,这是“一个博物馆的年代”。今天博物馆的数目在不断激增,它的立场也渐渐复杂:既是各种珍藏、展览、教育的要紧场合,也是各类学术研究、文化讨论及政治活动的中心。很多人觉得将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原型追溯到古希腊神庙是一种牵强的说法,但大家不可以忽略两者之间的很多相似。一直有部分人对博物馆持有怀疑态度,觉得博物馆的存在抹杀了艺术,应该被销毁,然而值得研究和推敲的恰恰是博物馆学与艺术史学在进步的过程中有着相辅相成的密切关系。正如纪录片《当卢浮宫遇到紫荆城》中,大家可以通过一个博物馆来认识一个国家或民族的艺术从而窥见其历史和文化一样,博物馆作为一个公共机构,与私人藏家完全不同, 他们会直接参与到艺术藏品的珍藏和展览,而在海量展品中,镇馆之宝成为了备受瞩目的焦点。[1]

    在《卢浮宫遇到紫禁城》中,现代社会的一次展览让大家重新认识了这两个享誉盛名的博物馆:法国国家艺术宝库――卢浮宫,作为整个法国甚至欧洲宝藏的聚集地,它将胜利女神像、米洛的维纳斯和蒙娜丽莎的微笑列为镇馆之宝。这件1863年挖掘于爱琴海萨莫色雷斯岛上的雕像现在却成为了法国的国宝,博物馆的管理职员的讲解是法国的建筑、艺术、文化等各方面都接近希腊。不止是法国,纵览所有些西方艺术品都有希腊的影子,古希腊文明正是今天西方文明之源,征服者征服希腊,又被希腊的美所征服。卢浮宫视胜利女神像为珍宝,也可以说是一种炫耀,一种身份的象征,炫耀自己拥有些“文明源头”、象征自己文明血统的纯正、标榜自己在西方世界的高贵不可侵犯的地位。[2]

    提起希腊会想到雕塑,而要看到雕塑就要前往卢浮宫,那样反观东方世界,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有瓷器、丝绸、字画等,世人对馆藏之最也各持己见。但不能否认的是一种文明,一种精神,是潜移默化在日常的不可磨灭的印记,纪录片中提到的是中国的符号――文字,而汉字的艺术形式则是书法。北京故宫博物馆一直没明确所谓的镇馆之宝,但故宫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而且是世界公认的。海峡另一边的台北故宫博物馆,虽一直备受争议,但其书法瑰宝《快雪时晴帖》却遭到了一致公认。王羲之书,行书四行,字体流利秀美,元赵孟俯称此帖为“天下第一法书”。《石渠宝笈》收晋人三帖,号称“三希”,此帖居第一,其为人所看重,这样来看。③由此我觉得其他的艺术品,如瓷器、画作等虽然也极具代表性和特殊性,但好像牵涉到一个历史问题,中国的艺术品曾遭到别国的劫掠和毁损,有一些现存于世界其他博物馆中,而书法作为一种特殊的汉字――既是一种流传到今天书写方法又是艺术品,它是中国特有些艺术形式的浓缩,包括了民族特有些精神气节,并且以各种方法在艺术品上留有印记,比如水墨画的题字,钟鼎篆刻的铭文等。所以它传承到今天一直有没办法割断的脉络,既是有形却也无形,自成一派,没其他流传在外的文物的尴尬地位。

    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世界上第一座对民众开放的博物馆。在那个号称日不落的年代,英军的脚印几乎走遍了世界的每个角落。1882年占领了埃及,从此,英国开始了对埃及长达40年的殖民统治,④这也给了英国与后人探索神秘古埃及艺术的契机。《亚尼的死者之书》全长二十四公尺,用长达六十章的篇幅,描绘死者在来世获得永生所需的咒文和约定事情。书中截取的亚尼在死亡国度同意审判的一段,可以说是古埃及美术作品的集大成者。罗塞塔石碑(RosettaStone,也译作罗塞达碑)自1802年起保存于大英博物馆中并公拓展示,是一块制作于公元前196年的大理石石碑,原本是一块刻有埃及国王托勒密五世诏书的石碑。石碑上用希腊文字、古埃及文字和当时的通俗体文字。因为这块石碑刻有三种不同语言版本,所以近代的考古学家便有机会解析出失传千年的埃及象形文字,揭开破译古埃及历史的要紧篇章。中国的一些绝代珍宝也存于这座博物馆之中,顾恺之《女史箴图》是当今存世最早的中国绢画,是尚能见到的中国最早专业画家的作品之一,在中国美术史上具备里程碑的意义。[3]

    1880年开放的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号称西半球最大的博物馆,拥有300多万件藏品。作为美洲最年轻的国家,他的镇馆之宝也是相对年轻的一幅画作-1876年的印象画展的参展作品德加的《舞蹈教室》。在作品中,德加选择斜向视点,借助透视关系,将空间放大,使构图看着很新颖,画中高雅起舞的芭蕾舞女对照休息时动作不雅的舞女让画面情趣顿生。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的《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在描绘了极其丰富的场景的基础上仍然做到了结构严谨,繁而不乱,长而不冗,段落分明。同样是表现真实场景,都用了艺术手法再现了某个时刻,《舞蹈教室》将艺术生活化的一面表现的淋漓尽致,而《清明上河图》则是由平凡生活自然上升到了艺术境界。[4]

    由以上知名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不难发现,博物馆作为珍藏和展示的媒介固然掺杂了各种外部原因(如经营、宣传、政治等)但究其根本,这类艺术精华仍然发挥了超越自己本质有哪些用途,而中西美术的不同其根源也是各自文明历史进步起源和进程的完全不同所致使的。如西方宣扬的人性的张扬和对征服的莫名痴迷,所以卢浮宫以拥有希腊罗马的雕塑为荣;大不列颠博物馆将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古埃及艺术――无上的王权和不灭的精神奉为珍宝;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则以写实和个性的现代油画来彰显美利坚民族的开创性与自由。中国一直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内敛含蓄却维持我们的意境,于无形中渗入艺术,艺术又反哺于生活。现代社会中中西方艺术的频繁交流使得文化也相互交融,大家的艺术形式纳入了个性与张扬,西方的艺术也更增添了人文关怀。两者不再是完全对立的关系,而是在互相尊重和借鉴中慢慢成长。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人力资源网(https://www.dgzhou.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人力资源网微博

  • 中国人力资源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